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社会实践>>正文
 通知公告 
 新闻信息 
 党建思政 
 奖助贷管理 
 三助一辅 
 研究生社团 
 学术论坛 
 社会实践 
 相关下载 

实践连线⑦ | 探访施洞龙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2-08-13  新闻来源:  

为弘扬保护非遗文化,进一步维护和拓展非遗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增强非遗的热力和张力,促进非遗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上绽放新光彩,我校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第36团队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施洞镇为调研点,开展了为期6天的社会实践。

施洞独木龙舟节

调研期间,团队先后到施洞镇岗党略村、冰洞村、平寨村等地,与当地群众深入交流。据了解,独木龙舟节是由群众自发、协会引导、政府扶持的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场面盛大,将苗族人爱热闹的性格和淳朴的民族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受到当地苗族群众的喜爱,更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参与。在独木龙舟节活动期间,当地苗族村民销售自制的银饰、刺绣等民族手工艺品,增加了经济收入。

团队成员实地调研访谈

为深入了解施洞独木龙舟节的起源、习俗、服饰、龙舟制作等内容,团队前往施洞镇民族特色产品展览馆、台江县苗族节庆展览馆等进行考察调研,并与展馆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团队成员了解到,独木龙舟节的举办不仅为苗族群众提供了大团聚的机会,而且还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文化自信。独木龙舟节的推广,不仅有利于苗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还可以通过吸引不同民族游客的参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团队成员在台江县苗族节庆展览馆调研

本次社会实践获得了施洞镇政府的大力支持,镇政府为团队提供了走访联络和引导。实践团队在与施洞镇行政中心干部交流时,了解到近年来政府通过独木龙舟文化节平台,全力打造4A景区,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苗族银饰刺绣等产业的知名度。

团队成员调研过程合影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施洞独木龙舟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和民族手工艺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加深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文化自信。同时,调研也引发了团队成员新的思考,即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更好突显施洞独木龙舟节文化特质和文化内涵,使之为特色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发挥更大作用成为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文/徐丽丹

图/邰馨慧 万兰芳

编校:实践活动文稿小组

一审:陈  梅

二审:李婷婷

三审:董昌文

中国 • 贵州 • 贵州民族大学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邮编:550025 贵公网安备 52011102002154号
站内搜索 网站地图 网站安全隐私说明 版权声明
本站由贵州民族大学重点实验室开发维护  黔ICP备09004742号-1  上网不涉密 涉密不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