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数字乡村建设,了解乡村群众的数字素养情况,7月22日至26日,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第16团队“向‘网’生活,乡聚‘智’富——农民数字素养提升与数字乡村建设推进调研”团队来到了中国土家第一村——江口县云舍村展开调研。
云舍村,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名源自于土家语,意为“猴子喝水的地方”,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坐落在神秘的梵净山太平河景区内。7月22日,团队成员来到云舍村后赶往村委会了解当地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村委会工作人员的采访,了解到近年来当地无论是旅游业还是村民生活质量都在逐步趋好。村委会负责人说:“我们现在农家乐有52家,客栈住宿18家,日接待游客3000多人。为了让游客们感受到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村的新变化,我们还会经常发短视频记录云舍的新生活,吸引更多的客人来看我们家乡的变化。”
调研团队在村口合影
访谈本地村民
为了解当地村民数字素养现状,团队成员于7月23日至24日对当地村民进行一对一访谈。访谈获悉,在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云舍村已全面覆盖4G网络,5G网络也在加紧建设,互联网普及率明显上升,年轻村民的数字素养稳步提升,年长村民的数字素养稍有欠缺,但均表现出对数字产品的使用产生浓厚兴趣。
7月25日,团队针对当地村民数字素养现状,为年长的村民进行数字素养技能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团队成员发现,村民较为好学,但苦于无人定期培训,缺少使用机会,因此对数字素养技能遗忘较快。对此,团队成员给出了建议:第一,村里可与学校对接假期社会实践,每年派大学生下乡对村民进行数字素养培训;第二,村委会可安排一人对一户的“数字”帮扶;第三,村里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定期在线上或线下进行数字素养技能比拼。
本地村民接受技能培训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通过调研,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在乡村振兴征途中,利用数字赋能乡村振兴,能更好的助力乡村发展,实现乡村建设的新未来。同时,团队也迫切的感受到,数字乡村的建设需要更多的大学生、青年参与其中,才能实现真正的数字乡村。
文/王语霏 张松花
图/贾陈新
编校:实践活动文稿小组
一审:黄丽娜
二审:李婷婷
三审:董昌文